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當柯文哲在說「郵局應該從地球消失」時,他在說什麼?

2015 年 12 月 31 日

資料整理/洪郁真、陳建瑋、黃智鈴、李秋容

現在還活著的台灣人,從出生那一刻到現在都活在有郵局的世界,望向 2016 年,質疑郵局為何還存在,並沒有什麼不對,但你知道的郵局不該僅止於此。「懷舊」也不應該成為郵局必須持續提供既有服務的理由。

柯文哲今天在出席公共住宅財務計畫記者會後受媒體採訪,回答了一個跟公共住宅無關的「郵局週日不開門」的議題,說出「時代在進步,郵局早就應該從地球上消失」,認為現代人都用 LINE(他實在是很稱職的 LINE 代言人)、Email,郵局不如把資產拿出來活化。媒體認為這叫做「語出驚人」,我覺得媒體真的大驚小怪。

說到「失言」,「柯文哲」三個字跟他的臉就會從我腦中浮現,這是因為媒體很愛把他講得話都操作成「失言新聞」。但「失言」在鄉愿的台灣,通常也代表某些長期被掩蓋的現實突然被揭露產生的尷尬跟不悅,這也是為何頻頻失言的柯文哲會獲得那麼多渴望改變的台北市民支持的原因吧。既然柯文哲跟媒體創造了這個機會,那就好好來討論一下郵局的未來吧!

首先,我可以大膽假設,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應該都不常上郵局,不常寫信,跟柯文哲一樣,大量地用 LINE、FB、Email 等各種網路便捷溝通工具來代替郵局的功能。但若照著柯文哲所說,現在就把郵局給關了,你還是會很困擾。先來盤點一下從清光緒 14 年延續至今的中華郵政經歷多次轉型之後,現在業務有哪些!

目前中華郵政郵局業務有:
  • 郵務業務:快捷、包裹、函件、存局候領、倉儲物流、未來郵局、傳真
  • 儲匯業務:存簿儲金、定期儲金、劃撥儲金、外匯業務、國內匯兌、轉帳代繳(電話費、卡費…)、代發統一發票中獎金
  • 壽險業務:保險、房貸
  • 集郵業務:郵票
  • 代售業務:代售許多商品如保健食品等
  • 理財業務:基金、貸款、保單

你可以發現,這些業務包含了「物流」、「資訊流」、「金融」、「商品銷售」、「產品開發」。並不只是「用 LINE 跟 Email 就夠了」這麼簡單的說法就可以論定的,而事實上,雖然我們越來越少寄信,但網購卻越來越多, 根據報導2014 年郵局「便利包」服務,國內普通掛號小包郵件快速成長,將超過 285 萬件的小包送到台灣以及全球各地,增加郵務業務營收約 1.1 億元,年成長破 2 成。而為了配合這樣的成長以及「政府施政目標」,中華郵政將在機場捷運線林口 A7 站,設立總面積 17 公頃的郵政物流園區,投資 220.78 億元,預計在民國 11 內最大的物流中心,這也是郵局史上最大筆單一投資案。

這樣的佈局其實讓我想到新加坡郵局的轉型。同樣因應傳統郵務幾乎滅絕,電商快速成長跟區域物流需求,超過兩百年歷史的新加坡郵局勇敢轉型「為跨境電商服務」,在紐約時報今年五月的報導中,新加坡郵政現在成為鄰近區域內六億人市場、以及五小時飛行距離內 22 億人市場的物流首選,電商物流佔營收比從四年前微不足道成長到佔了四分之一,整體營收更成長了 60%。阿里巴巴去年也投資了2 億 5 千萬美金取得新加坡郵局的 10% 股份,更考慮與其共同成立新公司,專攻東南亞物流。看完紐約時報的報導,你會發現新加坡郵局事實上在朝「物流科技業」的方向走,結合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慧,努力拋開老單位的陳舊氣息。

世界各國郵局這樣做

除了新加坡,讓我們再看看其他郵局的做法。2012 年德國郵政(Deutsche Post)業務萎縮 3%,但包裹業務已占總額的1/4。為了抓緊伴隨網購興起的宅配商機,德國郵政進一步擴大遞送包裹服務的網路,2013 年起在各零售通路與都會區增設 2 萬個包裹收件據點,讓民眾能 24 小時隨時領取包裹。德國郵政的創新還包含:和德國汽車俱樂部 ADAC 合作推出長途運輸服務,電子郵件服務 E-Post,免費但高度安全的短訊應用程式 SIMSme,以及試辦關心特殊族群的「上門投件」服務,一旦郵差注意到任何不尋常的狀況,就會通知相關人員協助。

瑞典丹麥郵政集團(PostNord)除了將經營重心擺在電子商務,也提供如生鮮食品與醫療藥物配送,替度假的居民管理房子等。由於北歐人比起宅配到府,更習慣在自己適合的時間到收件據點領取包裹。丹麥郵政廣泛在超商、加油站和書報攤販點等開設據點,由於這些地點開放時間更長,民眾可以挑選自己方便的時間領包裹、寄送包裹信件和買郵票。

法國郵政總局(La Poste)除了發展包裹業務,替老人送藥或幫忙居民查看水表外,還與 3D 列印公司 Cults 及 3D Slash 合作,個人或小企業可以在法國郵政的新平台下載模型、開發建模,然後送到法國郵局小量 3D 列印。其他跨界合作還包含商業網站開發,網路行銷策略顧問等。

美國郵政甚至開始推出自家服飾品牌「Rain Heat & Snow」,希望另闢財路。去年損失 55 億美金的美國郵政,現在幫 Amazon 提供週日的貨物遞送。

日本郵政斥資 51 億美元買下澳洲最大民營包裝與貨物物流公司 Toll Holdings Ltd,決定要與 UPS 跟 FedEX 一拼。澳洲郵政則與阿里巴巴合作,協助澳洲的中小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據 IPC(世界郵政公司)全球郵政行業報告,2013 年,非傳統郵政服務占整體收入的 54.7%,包含包裹快遞、金融服務和物流運輸等。各國郵政都面臨類似的挑戰,但也看到改變的契機,大刀闊斧的程度一個勝過一個,若柯文哲只從自己的使用行為就武斷得出「郵局該從地球上消失」這樣的結論,的確太淺薄。

你知道郵局資產活化活到哪去了嗎?

反過來說,柯文哲的言論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作為交通部持有 100% 股權之國營公司,中華郵政必然也有國營企業的問題,但受到的關注卻不夠。柯文哲提到的資產活化,列在中華郵政官網的六大願景跟策略目標之一,其實推動的非常之快。前面提到中華郵政預計在 110 年啟用物流園區,那麼原本在台北金山南路上的台北郵件處理中心也將搬遷過去,空出多達 7,094 坪的基地,有可能配合行政院辦理華光社區整體開發時,一起進行商業開發。這還只是其中一環,在「郵局拚資產活化 2020 年收益破 5 億」這篇報導中,可以看到像是台北市大安區的「信維大樓自辦都更開發案」、「豐原站前大樓基地開發案」、台北永康街附近的「東門郵局捷運共構案」等。反倒是這些「資產活化」過程是否透明,收益如何被運用,其實很少人關注。我們尚未做深入了解,在此也不多評斷。

中華郵政無可避免地還是承擔普及服務的責任,會有其不效率之處,但有些很讓人分心的業務是否要持續(例如販售保健食品),或是該如何鼓勵社會加速數位轉移、降低數位落差,讓郵局可以更專注在有未來性的業務(例如跨境物流、金融科技),是可以持續思考的。

 

參考資料: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